中文名 | 叠氮化钠 |
英文名 | Sodium azide |
别名 | 迭氮钠 叠氮钠 叠氮化钠 迭氮化钠 三氮化钠 迭氮(化)钠 复合氨基酸DNHN |
英文别名 | nsc3072 nemazyd nci-c06462 Sodium azide azoturedesodium Sodium azide,azium Sodium azide white powder SODIUM AZIDE REAGENT (ACS) Sodium Azide (For Air Bag) |
CAS | 26628-22-8 |
EINECS | 247-852-1 |
化学式 | N3Na |
分子量 | 65.01 |
InChI | InChI=1/N3.Na/c1-3-2;/q-1;+1 |
密度 | 1.85 |
熔点 | 275 °C |
沸点 | 300 °C |
闪点 | 300°C |
水溶性 | 420 g/L (17 ºC) |
蒸汽压 | 0Pa at 20℃ |
溶解度 | H2O: 1m在20 °C,澄清,无色 |
酸度系数 | pK = 4.8, aq solns contains HN3 which escapes readily at 37° |
存储条件 | 2-8°C |
稳定性 | 不稳定。避免热,火源,湿气,休克,摩擦。与强氧化剂,无机酸,水,卤酸和卤素化合物,碳酸钡,溴,c不相容 |
敏感性 | Air & Moisture Sensitive |
外观 | 粉末/固体 |
比重 | 1.85 |
颜色 | White to off-white |
气味 | Odorless solid |
Merck | 14,8581 |
暴露限值 | Ceiling 0.3 mg/m3 in air (ACGIH). |
物化性质 | 无色六方晶体。 1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0g/100g。微溶于乙醇和苯,不溶于乙醚。 |
危险品标志 | Xn - 有害物品![]() T - 有毒物品 ![]() N - 危害环境的物品 ![]() T+ - 极高毒性物品 ![]() |
风险术语 | R28 - 吞食有极高毒性。 R32 - 与酸接触释放极高毒性气体。 R50/53 -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52/53 - R22 - 吞食有害。 R27 - 与皮肤接触有极高毒性。 R21/22 - 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
安全术语 | S61 -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S60 -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45 -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28A - S28 - 不慎与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S36/37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1687 6.1/PG 2 |
WGK Germany | 2 |
RTECS | VY8050000 |
TSCA | Yes |
海关编号 | 28500060 |
Hazard Class | 6.1 |
Packing Group | II |
上游原料 | 水合肼 水合肼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 乙醇 正丁醇 |
下游产品 | 甲硫四氮唑 |
叠氮化钠(NaNN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属于叠氮化合物。以下是关于叠氮化钠的性质、用途、制法和安全信息的介绍:
性质:
1、叠氮化钠是无色结晶固体,具有强烈的氮气味。
2、它是稳定的爆炸性物质,能够释放出氮气和钠金属。
用途:
1、叠氮化钠主要用作研究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
2、可以用于制备其他叠氮化合物或叠氮盐,如叠氮化铅、叠氮化银等。
制法:
叠氮化钠的制备可以通过下述反应进行:将亚硝酸钠(NaNO2)与氨水(NH3·H2O)反应,生成叠氮化钠和水。
安全信息:
1、叠氮化钠是一种高度爆炸性的物质,应谨慎处理。
2、避免与有机物、酸、氧化剂等物质接触,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3、应远离明火和任何可能引起火花的物质。
4、应避免吸入其粉尘或接触其溶液,因为其具有刺激性,并可能对眼睛和皮肤造成损害。
5、在使用或储存叠氮化钠时,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微信搜索化工百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化工百科小程序,随时随地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