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 |
英文名 | N,N-dimethyldodecylamine |
别名 | 十二叔胺 月桂叔胺 二甲基十二胺 二甲基十二烷基胺 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 N,N-二甲基月桂胺 N,N-二甲基十二胺 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 N,N-二甲基-1-十二胺 N,N-二甲基十二烷-1-胺 |
英文别名 | 12DMA DMA12 adma2 Adma 2 Adma12 DMA1297 Amine 2M12D antioxidantdda Antioxidant DDA Tetradecyl Amine Dimethyl Dodecyl Dimethyl Lauryl Amine Dodecyl dimethyl amine N,N-dimethyldodecylamine 1,1-Dimethyl-aminododecane N,N-dimethyldodecan-1-amine 1-Dodecanamine,N,N-dimethyl- Dodecyl-tetradecyl dimethyl amine [(2S,5R)-5-(6-amino-9H-purin-9-yl)tetrahydrofuran-2-yl]methanol |
CAS | 112-18-5 |
EINECS | 203-943-8 |
化学式 | C14H31N |
分子量 | 213.4 |
InChI | InChI=1/C14H31N.BrH/c1-4-5-6-7-8-9-10-11-12-13-14-15(2)3;/h4-14H2,1-3H3;1H |
密度 | 0.787g/mLat 20°C(lit.) |
熔点 | −20°C(lit.) |
沸点 | 80-82°C0.1mm Hg(lit.) |
闪点 | >230°F |
水溶性 | Negligible |
蒸汽压 | <129 mm Hg ( 21 °C) |
折射率 | n20/D 1.4375(lit.) |
酸度系数 | 9.78±0.28(Predicted) |
存储条件 | -20°C |
敏感性 | Air & Moisture Sensitive |
外观 | 固体 |
比重 | 0.786 (20℃) |
颜色 | Clear |
BRN | 1700191 |
物化性质 | 无色液体。熔点-20℃,沸点247℃,110-112℃(0.4kPa),相对密度0.775,折光率1.4375。易溶于醇类,不溶于水。 |
危险品标志 | C - 腐蚀性物品 N - 危害环境的物品 |
风险术语 | R22 - 吞食有害。 R34 - 引起灼伤。 R50/53 -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
安全术语 | S26 -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 -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0 -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 -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2735 8/PG 2 |
WGK Germany | 2 |
RTECS | JR6600000 |
FLUKA BRAND F CODES | 10-34 |
TSCA | Yes |
海关编号 | 29211990 |
Hazard Class | 8 |
Packing Group | III |
上游原料 | 硬脂酸 月桂酸 |
下游产品 | 表面活性剂1727 |
来自 知网
作者:
摘要:
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在化工,生活日用品中具有广泛应用.脂肪醇催化胺化法凭借其环保性和经济性,已逐渐取代传统的烯胺法,成为十二烷基二甲胺叔胺的主流工艺.虽然铜基催化剂和铜镍基催化剂已发展多年,但在活性和选择性方面仍有巨大改进空间.本文根据企业指定的反应物及产物要求,通过设计,搭建的釜式反应器中试实验,对比了 Cu 60/8P,13MDH051和Cu zirconia这3种不同铜基固体催化剂的性能,并确定其中最佳的催化剂型号为Cu 60/8P,其转化率96%,选择性90%,收率86.4%.建立并完善了一套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实验样品中各物质的方法,通过外标法对反应中产生的各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更好地追踪分析了整个反应过程,采用卡尔费休水份测量法对实验样品的微量水分进行了检测,以跟踪实验进程,催化剂的失活状况.以反应的选择性,转化率,收率为依据,研究了催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优条件为220℃及催化剂含量1.5%.建立了串级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活化能E为18407.63J/mol,指前因子A为0.15s-1,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R=0.997.代入到阿伦尼乌斯方程中得到对反应过程中的吸附脱水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捷算法的穿透时间最大误差小于2.2%.预测不同吸附柱高度的误差小于±5%.建立了连续吸附数学模型.考察了气膜传质系数,孔扩散系数,流速等因素的变化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在不考虑气体处理量的情况下,降低流速2倍可延长穿透时间17.8%.计算结果有利于指导进一步的工业化应用.
收起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8
微信搜索化工百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化工百科小程序,随时随地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