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E 国际站:
Raspberry ketone品牌:MedChemExpress (MCE)
货号:HY-N1426
CAS:5471-51-2
中文名称:覆盆子酮
树莓酮
Synonyms:覆盆子酮
Frambione
4-(4-Hydroxyphenyl-2-butanone
纯度:99.91%
存储条件:4°C,氮气下保存 *溶剂中:-80°C,6 个月
-20°C,1 个月(氮气下保存)
运输条件:美国大陆的室温
其他地方可能有所不同。
产品活性:Raspberry ketone 是覆盆子中主要的芳香族化合物,主要用作化妆品的香料和食品增味剂
同时可作为 PPAR-α 的激动剂起作用。
生物活性:覆盆子酮是红树莓的主要芳香化合物,广泛用作化妆品中的香料和食品中的调味剂
还表现出 PPAR-α 激动活性。 IC50 和目标:PPAR-α[3] 体外 覆盆子酮(1、10、20 和 50?μM)抑制脂肪生成和 3T3-L1 前脂肪细胞中的脂质积累。 Raspberry ketone (10?μM) 显着阻断 C/EBPα、PPARγ 和 aP2 的表达,并增加 ATGL 和 HSL 以及 CPT1B 的表达[1]。 体内覆盆子酮(0.5%、1% 或 2%)会增加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含量 (LDL-C)、ISI(胰岛素敏感指数)、PPAR-α 和 LDLR,降低 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IRI(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血清水平、GLU(葡萄糖)、INS(胰岛素敏感指数)、LEP(瘦素)和 TNF-α 与高脂肪饮食诱导的 NASH 模型相比。覆盆子酮还会导致 SOD 活性增加[2]。覆盆子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梗死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 PPAR-α 激动活性有关[3]。
体外:覆盆子酮(1、10、20 和 50 μM)可抑制 3T3-L1 前脂肪细胞中的脂肪生成和脂质积累。覆盆子酮(10 µM)可显著抑制 C/EBPα、PPARγ 和 aP2 的表达,并增加 ATGL、HSL 和 CPT1B 的表达[1]。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体内:与高脂饮食诱导的 NASH 模型相比,覆盆子酮 (0.5%、1% 或 2%) 可增加大鼠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LDL-C)、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PPAR-α 和 LDLR 水平,降低血清 AS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 (碱性磷酸酶)、IRI (胰岛素抵抗指数)、GLU (葡萄糖)、INS (胰岛素敏感指数)、LEP (瘦素) 和 TNF-α 水平。覆盆子酮还可导致 SOD 活性增加[2]。覆盆子酮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梗死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由于其 PPAR-α 激动剂活性[3]。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动物实验:实验期间动物房每笼4只大鼠,自由饮水、进食,温度控制在20~26℃,湿度在40~70%,昼夜光照12/12h循环。大鼠正常饮食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8只(n=8),正常饮食喂养8周
模型对照组(MC)8只(n=8),高脂饮食(82%标准饮食、8.3%蛋黄粉、9.0%猪油、0.5%胆固醇、0.2%牛磺胆酸钠)
树莓酮低剂量(RKL)组(n=8)
树莓酮中剂量(RKM)组(n=8)
树莓酮高剂量(RKH)组(n=8)。大鼠先饲喂高脂饲料4周,然后分别灌胃0.5%、1%或2%树莓酮。前两组大鼠每天上午10点灌胃一次相同剂量(2 mL/d/只)的色拉油,持续4周[2]。MCE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仅供参考。
细胞实验:细胞毒性研究采用培养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中用覆盆子酮处理4天后,立即用CytoTox 96非放射性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1]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MCE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仅供参考。
IC50 & Target:PPAR-α